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  > 正文

关于从传统到现代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3-06-21 15:11:11     来源:互联网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传统到现代的教学设计,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如果这13篇文章还不能满足您的需求,您还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与传统到现代的教学设计相关的文章。


(相关资料图)

篇1:从传统到现代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标:

1.通过体验,了解人类发明的一些简单农具的作用,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2.初步了解从传统农业到现代机械化农业的变革过程,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发生了飞速的变化。

3.形成崇尚劳动、崇尚劳动者的态度,培养动手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学情分析

农业生产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衣食之源。但是随着农村城市化的推进,农村耕地面积越来越少,孩子们对于农业生产、农具越来越陌生。

我校地处乡村,虽然很多孩子没有使用过农具,却有机会认识农具,可以从长辈们口中了解农具。因此,我充分利用这一教育资源,课前让孩子们回家调查并体验农具的作用,调查畜力耕作的作用以及现代化农业机械的名称、用途,让孩子感受到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感受我国农业生产的变化。

2.物质资料准备:

(1)一些简单的农具,如:锄头、镰刀、耙子……

(2)调查、收集农具的有关图片、文字资料;畜力耕作的资料及现代化农业机械的资料。

(3)多媒体:牛耕田的情形、现代化农业机械工作的情形。

(4)图片:原始农业生产时期使用的石制农具,西周末年使用的青铜农具,春秋,战国时期使用的铁制农具。

三、活动时间:一课时

四、活动过程:

导入:

教师投影展示石制农具、青铜农具、铁制农具的图片,并解说激发兴趣。

师:孩子们,人们从双手采摘开始了农业生产,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发明了用石头制造的农具,这些农具看起来非常简单,却使人类从此摆脱了徒手劳动的束缚,在当时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到西周末年,聪明的人们将青铜用于制作农具,使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冶铁业的兴起,使中国农具史上出现了一大变革时期:铁制农具代替了木、石材料农具,从而使农业生产力开始了质的飞跃。战国时期的农具绝大多数都是木心铁刃的,即在木器上套了一个铁制的锋刃,这就比过去的木、石质农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比如我们现在看见的这个呈V字形的铁犁头,有利于减少耕地时的阻力。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确有智慧,发明了这么多有用的农具,用于农业生产。这些看起来简单的农具是人手的延伸,使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了解传统农具是人手的延伸:

1.师:孩子们都回家收集了资料,请孩子们将收集到简单农具的资料展示给大家看,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2.学生分组交流,老师指导。

3.各组派代表汇报:

生A:(出示镰刀)这是我从家里带来的镰刀,它可以用来割草、割小麦、割水稻。

生B:(出示镐的图片)这是我从书上看到的农具,它叫镐,比我外婆家的锄头厚,它可以用来刨土,刨土时用手举起镐把,从头顶向下抡,镐头就会深深的插入土中,把土刨松(边说,边指图片,边做示范)。

生C:(出示竹耙)这是竹耙,用来敛草,像这样(边说边用手拿竹耙做示范)就可以将草聚到一起。

生D:(出示一个农民挑粪的照片),这是我家搬进居民小区前爸爸在地里劳动的照片,这个农具是粪桶,它可以帮人们装粪肥田。

4.教师小结:孩子们调查得很认真,认识了不少农具,今天老师也给大伙儿带来了几件农具,瞧,认识它们吗(出示锄头、铁锹、镰刀、耙子……)?

学生纷纷说出农具名称。

5.它们各有什么作用,你们家用过这些农具了吗?你觉得与徒手劳动相比,它们有什么优点?

生A:锄头可以刨土,它可以将土刨松,这是只用双手办不到的。

生B:锄头还可以除草,妈妈教我用过,比只用双手除草快些。

生C:铁锹可以挖土,还可以铲土。

师:你可以示范一下吗?

生C:可以,边说边示范:用手握住铁锹把,用脚踩一下铁锹,铁锹就会插入土中,然后双手一按铁锹把,土就被挖出来了,双手用力一挥,土就可以铲起来,送到几米以外。

6.师:这与只用双手相比呢?

生C:比只用双手轻松,因为它不用总弯着腰。

生D:我觉得这样更省时,因为用双手搬土,得一块一块地拿到一边,而用铁锹,一下子就可以将土送出几米远。

7.师:孩子们真棒,真爱动脑筋,那么,这两种农具呢(用手指镰刀、耙子)?

生E:这是镰刀,(用手指着镰刀)它可以用来除草,割小麦、水稻,使用镰刀比只用双手除草省时、省力。

生F:那是一个钉耙,我在舅舅家见过,但是他们很少用它,我问过舅舅,舅舅说它可以用来把土搂平整,用它搂地,可以直起身体,比用双手省力。

(三)了解畜力耕作:

1.师:孩子们都讲得很有道理,人们从长期的农业生产中总结经验,以他们的智慧发明了这些简单农具作为人手的延伸,来帮助人们做事,比徒手劳动省时、省力、劳动效率更高。除了这些简单农具,孩子们还了解到了人们用什么来帮人们从事农业生产劳动。

生A:用牛帮人们耕田。

生B:用马帮人们拉东西。

生C:用驴帮人们拉磨。

生 :……

2.教师播放牛耕田的课件,并介绍:的确,千百年来,牛是农业生产的好帮手。你们看,农民伯伯赶着牛,扶着犁,正在让牛为他们耕田呢!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能告诉我,你们了解到的用牛耕田有什么好处?

生A:用牛耕田更省力。农民伯伯只需要用手扶着犁,跟着牛走就行了,比用双手扛锄头省事多了。

生B:我还想补充一点,用牛耕田更省时,效率更高。

(四)了解现代农业机械

1.师: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人们就满足于使用像锄头这些简单手工农具,使用牛马等畜力耕作吗?

学生齐声说不是。

2.师:那人们又是怎样做?你调查、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A:爸爸告诉我,在爸爸小的时候,家里是用牛耕田,他还跟在扶犁人的后边捡泥鳅呢!可是现我家仅有的一点儿田地,已经用拖拉机耕了。

3.师:好啊!现代化机械用在农业生产上了,教师播放拖拉机耕田的课件。

4.师:使用拖拉机耕田有什么好处?

生B:使用拖拉机耕田很快。

生C:使用拖拉机耕田很轻松,人们只用坐在驾驶室里操纵机器。

生D:我想补充一下:使用拖拉机耕田,可以不受天气的限制,因为人坐在拖拉机里,风吹、雨打、日晒都有遮挡,这样就更加方便了,人们想什么时候耕田都行。

5.师:耕田,有了拖拉机做帮手,人们不用愁了,那收割呢?

生A:去年,我在奶奶家看见了联合收割机,收割稻子很快,一块大田,才半小时就收割完了。

6.教师播放联合收割机收割水稻的课件。

师:人们用镰刀收割虽然比用徒手省力、省时,但还是非常辛苦,常常累得汗流浃背。现在可不同了,人们坐在联合收割机的驾驶室里,操纵一下机器,轻轻松松地就完成了收割任务,再也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了,改革开放的深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将这些现代化机械带进了农业生产,使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你还知道哪些现代农业机械呢?

生A:脱粒机,帮人们把稻粒从稻穗上快速地脱下来。

生B:插秧机,可以由拖拉机牵引,把水稻秧苗迅速地插在水田里。

生C:玉米收割机,快速完成掰玉米的任务。

(五)总结,激发爱科学的兴趣

师:现代农业机械还有很多,它们时时刻刻都在默默地为农业生产做着贡献。但是看看咱们的山区,由于坡度大,田地面积小,这些现代化机械根本无法发挥作用,怎么办呢?

生A:发明一种小型的联合收割机,能爬坡上坎,适合坡地劳动。

生B:发明一种可以折叠的多种功能的机器,使山区的农民可以将机器抬到田地里帮他们做事。

生C:用铁做的机械太重,人们抬着太累,应该发明一种用轻巧的材料制造的多功能机械。

师:孩子们的发明真了不起!怎样才能实现这些梦想呢?

生:努力学习,将来做个发明家。

师:孩子们,让我们扬起风帆,在知识海洋里遨游,为实现这些美好的梦想努力吧!将来咱们一定能发明更多更好的机械为农业生产服务!

五、板书设计:

篇2:从传统到现代教学设计

这次活动的设计,充分挖掘了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让学生行动起来,走进田间地头收集资料,唤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了解了从传统农业到现代机械化农业的变革过程,知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发生的飞速变化,激发了学生创造欲望!

新课程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赞可夫也说过:“掌握知识,与其说是靠多次重复,不如说靠理解,靠内部的诱因,靠学生情绪而达到的。”这次活动,我在课堂上给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把学习主动权还给了学生,使学生敢于大胆发言,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如:在学生汇报收集到的农具资料时,我完全退出了“舞台”,只起指导作用。让学生尽情地发挥,有的用语言描述,有的用动作来表示,都形象地感受到了农具的作用。

当然,这次活动也有不足。比如在学生汇报农具的有关资料时,由于我要求不明确,学生带了许多农具到教室,这就隐藏着安全隐患。我想:如果让学生把收集到的农具用简笔画画出来,可能会加深对农具的认识,收到较好的效果。

篇3:传统到现代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对中国艺术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2.了解中国美术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所经历的主要过程以及中国艺术家突破传统、追求创新的主要思路与观念;

3.了解西方现代派的一些代表作品和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在现代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中国艺术是如何突破传统,走向创新的;

2.美术“现代化”的方式和原因。

教具与学具

教具:幻灯机、幻灯片、实物投影仪、画册或者多媒体播放工具。

学具:笔记本(或者作业纸)、笔。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教学:

教师提问:如果让同学们创作一幅代生活的绘画作品,你会表现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表现这些内容?

学生思考。请一些同学起来回答。

教师总结:因为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带来了很多新的事物,而我们的美术创作必然会反映这些新的事物。接着教师点明本节课的主题“从传统到现代”。

二、新授

1、教师提问:中国的美术由于进入了新的时代,内容和形式必然会产生变化,那么①中国美术为什么要走向现代化?②你初步设想一下,中国美术的现代化会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

2、学生分小组讨论、思考并回答。

3、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简单总结,并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第42~44页。

4、教师总结:①导致中国美术现代化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中西文化的交融,二是现代社会的变化。②中国美术的现代化主要体现在内容、主题、形象、形式、技巧等因素中。

8.教师展示第42~43页的作品,请同学们分小组根据自己的直观印象分析并完成第42页的“思考与交流”。

9.教师在学生完成之后,提问:

①你认为中国画的革新体现在什么地方?

②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革新?

③你觉得现代中国画与中国元、明、清时期的绘画有什么不同。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第42~43页的内容并填写下表(有概括、直观的比较即可)。

时代元、明、清现代

创作的主导观念

表现的主题

形象的处理手法

10.学生阅读、思考并且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上述提问。

11.教师总结:指出在现代中国画领域最重要的思想就是“美术革命”,也就是用西方绘画来改良中国画。

12.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蒋兆和的作品《流民图》,指出在哪些方面吸收了西方的绘画处理手法,在哪些方面保留了传统的绘画技巧。

13.教师总结:吸取西方的绘画观念来改良中国画开阔了中国画家的眼界,使中国绘画在绘画观念和表现技巧方面大大丰富。

14.引导学生仔细领会教材第45~46页风眠《白衣女》的个案分析,布置学生课下完成“活动建议二”,要求在下节课之前完成。

15.教师总结:我们所讲的上述作品都是属于对中国传统美术形式的变革,那么除此之外,我们可不可以直接引入外国的美术形式表现中国的社会生活呢?

16.学生思考并回答。

17.教师总结。指出从20世纪以来,有很多艺术家到西方留学,并且将西方传统的绘画形式引入中国。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以及20世纪80年代之后曾经出现过几次高潮。请学生阅读教材第43~44页,并结合教材中的作品来分析一下。

1.彩那天的教学设计

2.旦的教学设计

3.犬黑子的教学设计

4.文《花钟》的教学设计

5.午节的教学设计

6.帽计的教学设计

7.《示儿》的教学设计

8.字的教学设计

9.《我选我》的教学设计

10.小溪拍照的教学设计

篇4:从传统人事到现代HR

短短几年时间“人力资源(HR)管理”已经“千树万树百花开”,从传统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再到人力资源开发,从职业生涯规划到人力资本运营,其间变化的实质是什么?HR在成为一个时髦名称的同时究竟富涵怎样的内容?高级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薪酬持续看涨,是虚火还是事实?

HR征程:一字之差十年路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首次招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曾湘泉院长到北京中山公园做高考咨询,许多家长问:“人力资源管理是干什么的?是不是搞计划生育的?”如今,“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每个职场人都耳熟能详的名词。放耳一听,满耳都是“以人为本”,放眼一看,满眼都是“HR管理”书籍。短短几年间,“人事管理”似乎已经被淘汰,“人力资源管理”炙手可热。可从人“事”到人“力”,观念、历程又岂是一字之差?

在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从生产资料、消费资料、资金到劳动力都由计划配置。人们的身份认定一般是两个:一是户口,二是档案。而档案管理正是传统人事制度的一个核心。对于在机关工作的人来说,它就是干部身份的符号。在机关工作了一辈子的王丽觉得,传统人事部门往往以政工部门的面目出现,工作重点是“事”而不是“人”。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表现为企业与员工的契约关系,企业和个人的风险和责任完全由各自承担。由此引发企业之间的竞争机制,要在竞争环境中生存发展,人力资源开发自然成为一个重点。“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也绝不仅是一句玩笑式的电影台词。

美国一位人力资源专家在《美国人力资本发展趋势及最新动态》的研究报告中指出,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美国企业发展的核心。企业人力资源部对企业战略决策的影响,已由过去的15%升至25%;劳动力管理职能由25%升至50%;而人事行政事务职能则由60%降至25%。也就是说,从“人事”到“人力资源”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不断提升HR部门对人的开发功能而降低其行政事务职能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也正是中国企业多年来努力的征程。

HR现状:改头换面还是脱胎换骨?

“人力资源”成为时髦的概念后,不少企业言必称“人力资源”,可这些企业究竟是简单地改头换面还是深入地脱胎换骨呢?

“目前,国内意识到人力资源重要性的企业越来越多,总体趋势是好的。”全国十大杰出人力资源管理顾问师胡八一先生欣慰地说。当然,也有一些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还缺乏深入透彻的理解,仅仅出于肤浅的认识搞了一些表面化的东西,有的甚至以为成立个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设置几个人力资源管理职位、用一套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就是进入了人力资源管理了。有些企业拿出重金设置了CEO、人力资源总监职位,但却是换汤不换药,没有从根本上实现向人才开发的转变。

曾在IT企业任HR经理的缪先生说:“有的企业每年招人,但对于招一个人到底要去哪、做什么事情,都没有明确的定位,导致招聘无序,对于所需人员的岗位描述和要求都不清楚。有的企业在招聘前负责人突然想到,应该引进人才,那就招几个研究生、几个大学生吧。对于整个企业的人才储备和人才任用等情况毫无整体规划,就出现今年人招多了没处‘消化’,明年人招少了供不应求的局面。这样自然会导致人不尽才,岗不对位,管理混乱,也就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从内容来说,人力资源管理比传统的人事管理要系统化、专业化和人性化,并不是换个帽子戴戴就能立即见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几个系统:一是人员规划系统,也就是招聘;二是激励系统,也就是薪酬福利;三是人才发展系统,也就是培训;四是人际系统,也就是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此外,近年来人力资源管理还提出了组织发展体系,也就是在企业战略发展的层面上来规划员工和整个组织的未来发展。

对企业而言,重视人力资源工作也不是喊几句口号或者说几个时髦名词就可以成就的,它需要很多骨子里的改变,

HR意识:全“企”总动员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决不是简单的“发发工资,招招人”这样“什么人都能干”的事情,而事实上,这样“发个工资填个表”等简单事务工作只是HR最基础的工作:服务性工作。现代企业需要专业化体系化的HR人才对企业提供有战略意义的人才规划和激励。这不仅需要企业决策者的重视,还需要人力资源管理者自身的重视以及员工普遍提高意识。

例如,薪酬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中心,往往被人力资源管理者抱怨“吃力不讨好”。薪酬建立在绩效上面,可绩效的标准往往难于确定。一些工作岗位由于成果难以量化而导致了绩效标准的“模糊”性,“就比如我们自己做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不像销售人员可以量化,如何考量自己都是难题。标准定低了吧,干这个的人有意见,标准定高了吧,不干这个的人又有意见。”某企业人力资源部的张主任说道,“我们费了很大力气好不容易确定了绩效的标准,可由于市场的变化等因素使绩效标准经常变化。结果搞了大半年最后偃旗息鼓,打回原形。”

除此之外,目前,在一些企业还存在一个大问题就是,“企业员工对人力资源管理者存在莫名的误解,他们认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执行制度或者规范是‘为虎作伥’,因此不予配合。”负责培训的王红很苦恼地说,“比如培训,谁都知道重要。但大家都很忙,工作不能不干吧?对员工来说,眼前的工作是最重要的。为了让他们参加培训,我们采取了软哄硬逼等动员手段,自己累得半死还遭到抵制和不屑……”

因此,人力资源工作并不只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事情,它是全企业每个员工的事情。只有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同和配合,才能将人力资源的理念真正贯彻下去,才能实现真正的人力资源管理。

HR素质:背景不重要

曾在大型日资和美资企业都做过HR经理的饶俊先生认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最重视的是管理的专业化、系统化。从业者学的是否是人力资源专业倒不重要,关键是其本身的素质。“我认为作为一个很成功的HR需要做到三个P:Passion,Profession-al,Patient,Passion就是需要有热情,因为人的工作可能是多方面的,也是很琐碎的,所以你需要有一种持之以恒的热情愿意去帮助人,这样才能做好一个HR的工作;第二要有专业,也就是Professional,它必须有HR的专业知识;第三要有耐心,琐碎的工作需要你有耐心去完成,不能急于求成。”

在许多资深人力资源专家看来,有没有专业背景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能迅速理解并融入到企业的文化中,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传递到企业的每一处,因此全局观念很重要,不同性质的企业需要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源管理者。

HR人才:有这么值钱吗?

近年来,随着“人力资源”热度持续不下,人力资源部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者的需求越来越大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其中,对具有丰富从业经验、熟悉国际规则的高级HR需求尤为迫切。

虽然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达300多万人,但高级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却不足9000人。一将难求的局面使得各大企业纷纷高薪揽才,高级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薪酬持续看涨。一项调查显示,外企人力资源主管经理的年薪约6万~10万元,人力资源总监达到10万~40万元;民企人力资源总监年薪也在10万~15万元左右。据了解,具有国际专家资格的高级人力资源管理者更是身价不菲,年薪最高可达80万元。

人们不禁要问:HR究竟值这么多钱吗?他们对企业的贡献与他们的薪水能划等号吗?

对此问题,胡八一先生认为,“人力资源管理者是否值钱,要看其是否为企业做到了相应的工作。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影响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推动企业决策者去知人善用,也使员工能更好地尽责和实现价值,企业重视了自然就重用。”

人力资源总监饶俊先生用了一个比喻:“如果说企业的各个部门好比是在运动场上赛跑的选手,那么,以前,人力资源管理者只是场外的看客,而1995年后人力资源管理者已经开始入场。他们入场并不是代替选手上场跑步,而是通过对己方以及对方选手的分析,适时给教练(企业决策者)适当的建议,从全局考虑来把选手放到最适合他的跑道,以保证最后取得胜利。这就是人力资源管理者创造的价值。你能说这个价值不值钱?”

人才资源部经理殷斌先生更干脆地比喻道:“金有价,石无价。人力资源工作就像‘石’,如果你不懂得欣赏它,那就是一块石头;但是如果你懂得欣赏,发现了它的价值,那就是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玉。”

简而言之,当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企业良性运转滚滚车轮中至关重要的一轮时,企业决策层会用重金的形式来表示重视就不足为怪了。他们的业绩虽然不像销售和技术部门那样历历在目立竿见影,但他们的影响是长期而深远的。(孙B)

来源:广州日报大洋网

篇5:浅谈从传统素描教学走向现代素描教学

浅谈从传统素描教学走向现代素描教学

【摘要】素描是造型艺术领域中最基础的学科,也是艺术学校美术专业学习的主要基础课程,素描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在训练中掌握多种素描语言和表现手法,使学生获得坚实的造型能力、艺术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掌握素描的造型法则与规律,培养学生进入社会后具有继续探索的能力和创造思维的能力以及艺术的感知能力,并逐渐运用于创作实践,为升入高一级艺术院校和适应社会美术普及工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传统素描 现代素描 再现素描 表现素描

素描作为人类最古老的一种平面造型方式,可以说是一切图画之母。从广义上讲,涵指一切单色的绘画,起源于西洋造型能力的培养。狭义上的素描,专指用于学习美术技巧、探索造型规律、培养专业习惯的绘画训练过程。

素描是造型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形式,也是最基础的学科。素描的优点在于它的“单色”,有利于我们在观察和描绘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排除色彩因素的干扰,去训练学生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造型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研究和掌握造型的基本规律,培养准确、生动、概括的表现对象的造型能力,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和步入社会工作奠定坚实的造型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造型艺术基础训练的素描教程也在不断地发展。功能的变异是传统绘画与现代绘画之间最大的不同,绘画艺术由单一的模仿写实向多元的表现性、抽象性发展。

一 传统的素描基础教学

传统素描是一门以培养造型能力为目的的基础课程。在绘画中要求画面效果与对物象的视觉感受一致。在这样的教学观念指导下,我国美术教育模式一直沿用传统的美院基础教育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素描的写生和基本功技法的训练,造成学生被动地描绘现实存在的对象,反复去推敲对象各部分的比例关系、明暗关系和体积的起伏转折、质感、量感、空间虚实等,把注意力集中在真实再现对象本身上。在教学中形成了一套固定的训练模式:几何形体——静物——石膏像——人物头像——半身像——全身像——人体。数十年来,学习美术的人都是沿着这套程序走过来的。它看上去是一套既严谨又循序渐进的程序,实际上它却是一种单一的、程式化的训练模式,可以说这种直观写实训练是一种纯粹的再现造型的技能训练。若我们把素描看作是习艺者的“基本功”,在传统素描基础教学中,写实技巧则成为基本功中的基本功。在教学中逐步提升写生对象形体的难度便成为一套循序渐进的学习程序。在这种传统模式的训练中主要以绘画技巧的传授与训练为内容,以追求精确地再现客观对象为目标。这也常常成为考究一名美术学生基本功是否扎实的标准,那就看他是否按照这一套完备严格的程式学习到了完备的写实技能。

二 传统素描教学的弊端

教学中,作为造型艺术基础的素描教学,强调基础的、传统的教学无疑是对的,但在目前高中阶段,为应对美术专业考试,学生们常常屈从于某些固定的“素描写生”模式。这些模式缺少了学生个人的内心体验,缺少了对于学生创造力、个体思维力、精神意识的引导,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导致了其对素描概念的误解,不利于以后的艺术发展。所以,作为执教者,应把培养学生创造力放在首位,改变他们现有的传统思维模式,逐渐形成以个人内心体验为主导的、新的造型意识,增加创造性思维模式的训练。因此,教师有责任从一开始就努力激发学生基本的"艺术直觉和潜能,帮助他们形成敏锐而开阔的审美能力。

三 现代素描教学

传统素描是一门以培养造型能力为目的的基础课程。现代素描教学则将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作为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是在提高学生造型技术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艺术个性和艺术表现力。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教师王华祥老师在对素描教学的研究中曾提出“将错就错”法,从中可以发现,他把素描归纳为再现素描和表现素描两种,再现性素描被当作是“看”的训练;表现素描被当作“想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欲望。而这两种素描不是泾渭分明的,特殊技巧所带来的独特语言本身也包含某种思想,表达个性思维又必然借助于特定的技巧手段,“再现”中有“表现”;“表现”中有“再现”。写实的主张并不受排斥,重要的是对真实的正确认识,真实不等于模仿,因为模仿只能用有形的具体事物,而真实既可用于有形之物的表现,也可以是情感印象思想的表达。因而我们要摆脱对素描原有的的认识:“素描不是机械的描摹客观世界”,素描作为绘画的一门基础课,从课题的设置到教学的实施,要将再现造型和技能训练与主观的表现手法、艺术再创造相互结合。

四 现代素描教学的方法

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材施教,重视培养学生独立地感觉、思考和作画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造精神。在训练中不再是简单的技术训练与技能传授,而是一种活泼的参与,突出教学互动,师生之间更多的是一种思想的传递和交流;其次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应重在引导,顺着学生的意想动机进行开拓性启发,不再像过去的教学那样给学生改作业,这样很容易切断学生最真切的心理感受和表达,阻断了作品原创的个性化。

同时,作为教师,应摆脱传统素描观以及训练思维的束缚,打开学生的眼界,激活学生的思路。采取多元化的方法去开拓更多的表现领域,如运用集中讲解、个别辅导、作品观摩、作品示范等方法进行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观参与学习活动,把被动地再现变为激情地创造。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加强教学研究工作,互相观摩、互通信息,进行学术和技巧的探讨,活跃艺术氛围,加强与其他兄弟学校及艺术院校的横向联系,开展学术交流,以利于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今后的现代素描教学拓展更为广阔的空间。

篇6:从传统教学观到建构性教学观

从传统教学观到建构性教学观

从传统教学观到建构性教学观

――兼论现代教育技术的使命

清华大学电教中心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张建伟

【摘 要】传统教学观念把知识看成是定论,把学习看成是知识从外到内的输入,同时低估了学习者的认知能力、知识经验及其差异性,并在教学中表现出了过于简单化的倾向。这些教学观念上的偏差导致了许多消极的后果。建构主义学习观体现了三个重心转移,强调学习的建构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对于革新传统教学观念、实现主动、有效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建构主义,建构性教学,教学观念,教学改革

革新传统教学观念,促成主动、开放、有效的教学,这是当代教学改革关注的核心问题。当前,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动力,教育技术的革新不仅仅是技术手段的进步,而且涉及到技术应用背后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的更新。本文从对传统教学观念的反思出发,从建构主义学习观来透视教学改革的方向,以求对新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改革有所启发。

一、对传统教学观念的反省

(一)传统教学观念的偏差

在认识论上,我们一直倡导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能动的反映论。但是长期以来,我们更多强调了认识的反映特性,强调它的客观性的一面,而对认识的能动性则未能给予充分的重视和深入的揭示。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初,我国哲学界在认识的能动性问题上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强调认识的能动性、建构性和中介性。然而,认识论并不只是写成文字的理论,也不只是专家头脑中的观念,它广泛存在于实践于各个领域的社会成员的头脑中,在实际左右着人们的实践活动。迄今为止,在教育领域中,轻视认识能动性的机械论观念倾向还很广泛,它导致了教学观念的许多偏向。这里只对教学过程中所反映出的传统教学观念作概括分析,不求全面,但求有所启发。

1、把知识当成定论,当成了死的教条

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真理既具有绝对性,也具有相对性。然而在教育中,我们却把课本知识当成了定论,看成是无需检验、只需理解和记忆的“绝对真理”,课本简直就是至高无上、毋庸置疑的圣经,好像只要理解了、记住了课本知识,就可以套用它去应付灵活多变的实际问题。然而,实际问题总是具体的,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会有很大的差别,它往往并不是套用一两个概念原理就能解决的,只有真正的“活知识”才能给人以力量。

知识是灵活的,而不是死的教条,不是最终的定论。课本知识只是一种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假设,而不是解释现实的模板。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知识在被个体接受之前,它对个体来说是毫无权威可言的,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要用我们对知识正确性的强调作为让个体接受它的理由,不能用科学家、教师、课本的权威来压服学生,学生对知识的 接受 只能靠他自己的建构来完成。另外,知识在各种情况下应用并不是简单套用,具体情境总有自己的特异性,所以,学习知识不能满足于教条式的掌握,而是需要不断深化,把握它在具体情境中的复杂变化,使学习走向“思维中的具体”①②。

2、把学习简单看成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输入过程

课本知识都是人们早已检验过的、无需怀疑的定论,而学习就是要把这些知识装进学习者的头脑中,教学就是要把结论告诉学生,让他们理解了,记忆下来,从而在以后需要的时候可以提取出来加以应用。即便让学生去观察、去实验,其主要目的也是为传递知识,只是换了一种传递方式:让事实和现象去告诉学生,它并不是让学生对知识做出检验和分析。

实际上,认识并不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复制,它是以人的原有的认知结构为中介的。学习不简单是知识的转移,它首先要以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实现的知识建构。而且,学习并不简单是为了知道某种知识,它并不只以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为目的,还需要学习者对知识做出自己的分析和检验,看它是否与自己原有的经验一致,是否合理,是否可信。学习不是仅仅把知识装进学习者的头脑中,更重要的是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学识”,变成自己的“主见”,自己的“思想”。

3、低估了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和知识经验,轻视了学习者心理世界的差异性

我们常常认为,在教学之前,学生对所要学习的主题本身基本是无知的,他们所具有的只是些零碎的、片面的日常经验,以及一些相关的知识基础,而日常经验与课本知识往往是相互冲突的,它常常会妨碍正常的知识传授,所以教学必须把正规的知识告诉学生,并与日常经验划清界限。这可以是教师讲授,也可以是学生自学教材等。在此之前,学生自己是无法或很难形成这些知识的,当然也就无法解决与此有关的问题。然而,实际上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他们对很多问题和现象都有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理解。小到身边的衣食住行,大到宇宙、星体的运行,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他们几乎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而且,有些问题即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呈现在面前时,他们也可以以相关的经验为基础,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理智),形成他们对问题的解释,这并不都是胡乱猜测,而是从他们的经验背景出发而推出的具有一定逻辑性的假设。所以,实际上在某一主题内容的教学之前,学生常常对这一主题本身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和看法(现实的或潜在的),教学不能不管不顾,另起炉灶,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而儿童的认知能力的发展为此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另外,我们在教学中过于强调理解的标准性和唯一性,而实际上,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丰富的心理世界。每个学习者都有一个七彩的经验世界,而对每个学习者来说,其经验世界都是独特的。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渗透着自己的个性与风格,学习者常常对同一个问题表现出不同的理解,不同的问题解决策略。教师不能简单按照自己或课本中的逻辑来对学生的理解做出非对即错的评价,而应透视学生的理解,洞察他们的思考方式和经验背景,做出相应的教学引导,引发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同时,教师应该组织学习者展开充分的对话和沟通,让学习者学会理清和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相互接纳、赞赏、争辩、分享和互助。

4、教学中过于简单化的倾向

在教学中,在传授知识时,我们要对知识做一定的简单化处理,比如突出事物的重要的、关键的特征,反映事物的典型情况,排除无关的或不重要的信息等。这种简单化的处理有助于学生形成对事物的典型的、关键的特征的认识。但是过犹不及,传统教学表现出许多过于简单化的倾向,值得引起人们的.注意。Spiro等③对此做了深入分析,他们认为,传统教学混淆了高级学习与初级学习之间的界限,将初级学习阶段的教学策略(如将整体分割为部分、着眼于普遍原则的学习、建立单一标准的基本表征等)不合理地推及高级学习阶段的教学中,使教学过于简单化,这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偏向:(1)相加性偏向(additivity bias),将事物从复杂的背景中隔离出来进行学习,误认为对事物的孤立的认识可以推及更大的背景中,忽视具体条件的限制。(2)离散化偏向,即将本来连续的过程简单地当成一个个的阶段来处理。(3)将整体分割为部分,忽视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过于简单化使得学生的理解简单片面,妨碍了学习在具体情境中的广泛而灵活的迁移。所以,教学要帮助学生形成对事物的典型特征的认识,把它们从具体情境中突出出来,从而使学生形成对事物的关键属性的抽象把握,但是,学习活动还不应该就此停止,而是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把握事物在不同实际情境中的具体表现,把有关的知识联系起来,把事物的各方面的特征联系起来,使学习走向“思维中的具体”。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学习者一方面要掌握握基本概念和原理,形成基本的技能,但必须在此基础上实现进一步深化学生的理解,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看到知识的丰富联系,在各种变化的情景中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形成丰富的、真正的、灵活的知识。知识深化是教学的一个不同忽视的重要任务。

(二)传统教学观念的消极后果

在上述教学观念的左右之下,传统教学表现出了许多弱点,导致了一系列的消极后果,这里从态度、思维能力、知识掌握和元学习四个侧面做如下概括。

1、理智上独立性与自主性的欠缺

由于过于强调课本知识的权威性和绝对性,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性,教学成为知识的搬运,学生的头脑中不断地被塞进一个个的结论,而这些结论又是无需检验和怀疑的,假如学生有什么想不通的地方,那应该怀疑的只能是学生自己的知识和判断力,而不应是课本或教师。在这种教学中,教师尽管也要提问,也可能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但提问或讨论的问题一般都有一个确定的、标准的答案,它就装在教师的脑子中,教师是学生发言的直接的、绝对的评判者。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常常不是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通过自己的思维去思考和分析问题,而是在猜测老师想要的答案是什么,提问和讨论成了一场猜谜会。在这种教学中,学生对各种观念进行检验、评判的权力被剥夺了,他们只能占有别人的观念,以别人的观念代替自己的见解。用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可以拥有丰富的知识,但却没有自己的思想,缺少分析和批判,他们非常顺从,以至于在理智上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

在信息化社会中,面对各种来源的丰富信息,社会成员需要有主动选择、获取信息、并对信息做出分析、判断和鉴别的能力,这要求他们在理智上具备自主和独立的品格。另外,在现代民主社会中,每个社会成员都需要对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的众多方面做出自己的判断,形成自己的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这样才可能参与社会民主生活,表达自己的意愿,在变幻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把握自己的命运。面对现代和未来社会的上述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做出有力的回应。不仅要使学习者具备丰富的知识,更要使他们具有独立分析、独立判断的能力和品格,提高他们在理智上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这是智育的重要目标。

2、思维能力的薄弱

由于传统教学重结论的获得,而轻视得出知识的探索过程,它把结论呈现给学习者,帮助他们理解它,然后就是巩固知识,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熟练运用,学生自己的探索活动极为贫乏,而且,这些结论都是作为定论教给学习者的,学习者没有对它们进行深入的推敲。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基本是理解和记忆,缺少高水平的思维活动,而在需要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他们常常会表现出思维能力的薄弱。

3、对知识的掌握停留在初级水平上,难以产生广泛、灵活的迁移

由于对教学内容的过于简单化的处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基本停留在对关键要点的记忆上,甚至只是字面的了解。面对与课本中的例题相类似的问题,他们可以套用所学的概念、原理来加以解决。但在实际生活中,问题的条件、目的都隐含具体情境中,而且在不同的情境中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没有现成的解决问题的套路,学习者只能具体分析眼前的问题,建构起解决问题的思路。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的学生就常常显得束手无策了。所以,有人对传统教学中学生的知识做了这样的概括(1)不完整(incomplete):过于空泛,过于脆弱;(2)惰性(inert):无法在需要的时候运用;(3)不灵活(inflexible):无法在新的或类似的情境中迁移应用④。如何缩小学校学习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差距,这的确是当前教学应该关注的问题。

4、学生不爱学习,不会学习

学生的学习只是接受定论,而教学又把知识做了过于简单化的处理,知识被分割为一个个的小要点,离开了整体任务和相应的问题,这些小要点常常显得没有意义,学生不知为什么要学这些东西。这种简单机械的学习无法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反而消磨了他们原本的好奇心。要让学生爱学、乐学,最根本的是要从求知活动本身入手,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和探索的乐趣,而不是搞多少课外活动。

另外,传统教学重在如何教,而对学生如何学则缺乏充分的引导。要让学生具有一些基本的学习策略,比如,如何发现问题、寻找需要的信息?如何听课?如何记笔记、整理笔记?如何总结知识?如何读书?等等,同时要培养学生对自己学习活动的自我监视和调节,从而使他们学会学习,成为成功的终身学习者。

二、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三个重心转移

在教育心理学领域中,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学习理论对学习和教学提出了一系列新解释,陈琦及其课题组对此做了系统评析⑤⑥⑦。建构主义在知识观上强调知识的动态性,知识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绝对正确的表征,不是放之各种情境皆准的教条;他在学生观上强调学习者的学习潜能及其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差异性;在学习观上它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具体到学习观上,建构主义与以往的学习理论相比突出表现出了三方面的重心转移:从关注外部输入到关注内部生成,从“个体户”式学习到“社会化”的学习,从“去情境”的学习到情境化的学习。

(一)从关注外部输入到关注内部生成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简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在这种建构过程中,一方面学习者对当前信息的理解需要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超越外部信息本身(beyond the information given);另一方面,对原有知识经验的运用又不只是简单地提取和套用,个体同时需要依据新经验对原有经验本身也作出某种调整和改造,即同化和顺应两方面的统一。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学习是个知识建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学习者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他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因而不是行为主义所描述的S-R过程。而且,知识或意义也不是简单由外部信息决定的,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其中,每个学习者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且,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并不简单是信息的量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学习过程并不简单是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又与认知主义的信息加工论有所不同。

因此说,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更多强调外在刺激或信息对学习的决定性,而建构主义则更强调意义的生成,强调学习者通过与外部信息的相互作用而生成理解、发展智能,建构自己的“经验现实”。学习不是知识经验由外向内的“输入”,而是学习者的经验体系在一定环境中自内而外的“生长”。与这一倾向相适应,在教学中出现了一系列具体变化: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从关注学习结果到同时关注学习过程,从关注外部信息序列(教材内容)的组织设计到关注学习过程中的交互活动设计,从关注初级的知识获得(表层性的知识理解和记忆、简单化的问题解决)到关注高级的知识获得(深层理解、高级思维、实际问题解决),从关注知识技能的记忆保持到关注学习在不同情境中广泛灵活的迁移,从关注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学习到关注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从关注外部管理到关注学习者的自我引导式学习、自我调节性学习,等等。

(二)从“个体户”式学习到社会化学习

以往西方的学习理论主要研究的主要是在个体身上发生的、以个体活动形式完成的学习活动,是单个学习者面对环境所进行的学习,是一种“个体户”式的学习。受维果斯基思想的影响,建构主义者当前更为强调社会性相互作用(social interaction)在学习中的重要意义,关注社会化的学习,强调学习的社会性和文化性。

社会性建构主义(social constructivism)认为,知识不仅是个体在与物理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起来的,社会性的相互作用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社会性相互作用内化的结果。另外,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可以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而学习者可以通过相互沟通和交流,相互争辩和讨论,合作完成一定的任务,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更丰富、更灵活的理解。同时,学习者可以与教师、学科专家等展开充分的沟通。这种社会性相互作用可以为知识建构创设一个广泛的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从而为知识建构提供丰富的资源和积极的支持。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当前很受研究者重视的学习形式。合作学习的关键在于小组成员在完成小组任务的过程中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共同负责,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沟通、合作为什么能促进意义建构呢?其原因大致包括:(1)学习者之间交流、争议、意见综合等有助于学习者建构起新的、更深层的理解;(2)在合作学习中,在学习者的交流过程中,他们的想法、解决问题的思路都被明确化和外显化了,学习者可以更好地对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过程进行监

[1] [2] 下一页

控;(3)在讨论中,学习者之间观点的对立可以更好地引发学习者的认知冲突;(4)在学习者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的交流中,他们要达成对问题的共同的理解,建立更完整的表征,而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5)合作学习可以将认知负担分布到各个成员身上,从而可以使学习者完成单个学习者难以完成的复杂任务。此外,合作学习还有利于减轻教育情境中不必要的竞争压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可以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投入程度,尤其是可以促进后进学生的学习。

与社会化学习相一致,教育界、教育技术学界在学习环境设计上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从过去主要关注“人机交互”到关注“人际交互”;从只关注学生与教师、教学信息的交互到关注学生之间的交互以及学生与校外专家、实践工作者的交互;从关注个别化学习到同时关注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另外,在对信息技术的看法上,计算机等所提供的不仅是信息资源库或者个别化的学习课件,而且应该为学习者的合作探索、合作学习提供交互工具和交互平台。计算机还可以扮演具有一定学习风格的“学习伙伴”或者某一领域的“专家”。人工智能、网络通讯等技术的发展为上述功能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

(三)情境性学习

传统教学对学习基本持“去情境”的观点,认为知识一旦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来,成为概括性的知识,它就具有了与情境的一致性,反映了具体情境的“本质”。因此,对这些概括性知识的学习可以独立于现场情境而进行,而学习的结果可以自然地迁移到各种真实情境中。然而,情境总是具体的,千变万化的,各种具体情境之间并没有完全普适的法则。因此,抽象概念、规则的学习往往无法灵活适应具体情境的变化,学习者常常难以用学校获得的知识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真实问题。

布朗(J.S.Brown)等提出了“情境性学习”(situated learning)的概念。⑧他们认为,传统教学暗含了这样一种假定,即概念性的知识可以从情境中抽象出来,因此,概念表征成了教学的中心。而实际上,这种假定恰恰极大程度地限制了教学的有效性。他们认为,在非概念水平上,活动和感知比概括化具有更为重要的认识论意义上的优越性,所以,人们应当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具体情境中的活动和感知上。布朗等人提出了“认知学艺模型”(Cognitive Apprenticeship),试图借鉴某些行业中师傅带徒弟的有效传艺活动,通过一些与这种传艺方式相类似的活动和社会交往形式,使学生适应真实的实践活动。它主张通过在真正的现场活动中获取、发展和使用认知工具,来进行特定领域的学习,强调要把学习者和实践世界联系起来。可以说,情境性学习的观点突出了学习的具体性和非结构性的一面,是对布鲁纳等结构主义观点的扬弃。

与情境性学习相一致,建构主义者在教学中强调把所学的知识与一定的真实任务(authentic task)情境挂起钩来,比如医学中的具体病理、经营管理中的实际案例,等等,让学生合作解决情境性的问题。情境性教学具有以下特点⑨。首先,学习的任务情境应与现实情境相类似,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学习的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不能对其做过于简单化的处理,使其远离现实的问题情境。由于具体问题往往都同时与多个概念理论相关,所以,研究者主张弱化学科界限,强调学科间的交叉。其次,教学的过程与现实的问题解决过程相类似,所需要的工具、资料往往隐含于情境当中,教师并不是将提前已准备好的内容教给学生,而是在课堂上展示出与现实中专家解决问题相类似的探索过程,提供解决问题的范式,并指导学生的探索。最后,情境性教学需要进行与学习过程相一致的情境化的评估(context-driven evaluation),或者融合于教学过程之中的测验的融合式测验(integrated test),在学习中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本身就反映了学习的效果。

情境性学习的观点突出体现了学校教育与现实世界之间的沟通问题。学校与社会之间所存在的不只是空间上的距离,更重要的是教育内容、教育过程等与真实世界之间割裂。在此方面,现代教育技术所要做的不只是通过远程教育技术对学校教育做空间范围上的延伸,而且要从更深层次上实现学校教学与现实情境的沟通: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提供仿真性的探索情境,从而可以让学生着解决真实性的问题;互联网可以将学习者带入现实工作场景、实验场景,并与一流实验室中的研究者、工作现场中实践工作者进行交流,甚至通过网络与这些人合作来完成一定的项目(project);另外,计算机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实时记录,能随时搜集习过程的资料,构成“电子档案袋”(electronic portfolio),从而可以对学习过程进行融合性的过程性评价。

综上所述,建构主义学习观体现了三个重要的重心转移。当然,以上各种变化并不是机械的、绝对化的,而是在处理学习活动中的各种矛盾关系时所出现的重心变化。在批判传统教学观的弊端时,建构主义在一些维度上也走向了极端。但它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强调学习的社会性和情境性,试图实现学习的广泛而灵活的迁移,这些观点对转变教学观念、改革传统教学具有重大意义。基于这些观点,建构主义者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教学的设想,比如基于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课题式教学(Project-Based Instruction)等等。我们曾从五个侧面分析了建构性学习和教学的特征。⑩建构性教学更可能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一方面使学生建构起真正的、灵活的知识,提高理智的自主性和批判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并在问题发现与解决中不断发展他们的求知欲和求知能力。而在这样的视野之下,现代教育技术所能提供的不仅是传输信息的媒体,而且是促进学生认知建构的思维工具,是一个促进合作性知识建构的动态的、开放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的平台。

注释:

①⑦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第1期。

②张建伟:《知识的建构》,《教育理论与实践》,第7期。

③Spiro, R. J. et. al. (1995). Cognitive flexibility, constructivism, and hypertext: 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 for advanced knowledge acquisition in ill-structured domains. In: L. P. Steffe & J. Gale(ed.), Constructivism in education (p.85-107).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④Gabrys, G., Weiner, A. & Lesgold, A. (1993). Learning by problem solving in a coached apprenticeship system. In: M. Rabinnowitz (ed.) Cognitive science foundations of instruction.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⑤⑨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第4期。

⑥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与教学改革》,《教育研究与实验》,19第3期。

⑧Brown, J. S., Collins, A. & Duguid, P. 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989, 18(1): 32-48.

⑩ 张建伟、陈琦:《简论建构性学习和教学》,《教育研究》,19第5期。

(摘自:《教育理论与实践》,第9期)

上一页  [1] [2]

篇7:从传统教学观到建构性教学观

从传统教学观到建构性教学观

从传统教学观到建构性教学观

――兼论现代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技术的使命

清华大学电教中心现代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技术研究所 张建伟

【摘 要】传统教学观念把知识看成是定论,把学习看成是知识从外到内的输入,同时低估了学习者的认知能力、知识经验及其差异性,并在教学中表现出了过于简单化的倾向。这些教学观念上的偏差导致了许多消极的后果。建构主义学习观体现了三个重心转移,强调学习的建构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对于革新传统教学观念、实现主动、有效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建构主义,建构性教学,教学观念,教学改革

革新传统教学观念,促成主动、开放、有效的教学,这是当代教学改革关注的核心问题。当前,现代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动力,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技术的革新不仅仅是技术手段的进步,而且涉及到技术应用背后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的更新。本文从对传统教学观念的反思出发,从建构主义学习观来透视教学改革的方向,以求对新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改革有所启发。

一、对传统教学观念的`反省

(一)传统教学观念的偏差

在认识论上,我们一直倡导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能动的反映论。但是长期以来,我们更多强调了认识的反映特性,强调它的客观性的一面,而对认识的能动性则未能给予充分的重视和深入的揭示。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初,我国哲学界在认识的能动性问题上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强调认识的能动性、建构性和中介性。然而,认识论并不只是写成文字的理论,也不只是专家头脑中的观念,它广泛存在于实践于各个领域的社会成员的头脑中,在实际左右着人们的实践活动。迄今为止,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领域中,轻视认识能动性的机械论观念倾向还很广泛,它导致了教学观念的许多偏向。这里只对教学过程中所反映出的传统教学观念作概括分析,不求全面,但求有所启发。

1、把知识当成定论,当成了死的教条

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真理既具有绝对性,也具有相对性。然而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中,我们却把课本知识当成了定论,看成是无需检验、只需理解和记忆的“绝对真理”,课本简直就是至高无上、毋庸置疑的圣经,好像只要理解了、记住了课本知识,就可以套用它去应付灵活多变的实际问题。然而,实际问题总是具体的,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会有很大的差别,它往往并不是套用一两个概念原理就能解决的,只有真正的“活知识”才能给人以力量。

知识是灵活的,而不是死的教条,不是最终的定论。课本知识只是一种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假设,而不是解释现实的模板。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知识在被个体接受之前,它对个体来说是毫无权威可言的,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要用我们对知识正确性的强调作为让个体接受它的理由,不能用科学家、教师、课本的权威来压服学生,学生对知识的 接受 只能靠他自己的建构来完成。另外,知识在各种情况下应用并不是简单套用,具体情境总有自己的特异性,所以,学习知识不能满足于教条式的掌握,而是需要不断深化,把握它在具体情境中的复杂变化,使学习走向“思维中的具体”①②。

2、把学习简单看成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输入过程

[1] [2] [3] [4]

篇8:人道主义:从传统走向现代

人道主义:从传统走向现代

传统人道主义在现代社会受到双重挑战,要回应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就必须实现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也就是在理论上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对传统理论进行新的阐释,这是实现人道主义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关键,并在原有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与时代合拍的新原则,充分发挥人道主义在现实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作 者:盖松梅  作者单位:海军工程大学,政教室,湖北,武汉,430033 刊 名: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ANGHAN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21(1) 分类号:B82-061 关键词:人道主义   理性   人类中心主义   传统与现代  

篇9:浅论图书馆服务特点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

浅论图书馆服务特点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

文章在介绍和阐述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的.特点基础上,对现代化图书馆服务特点进行了深入探讨和论述.

作 者:王现泽 WANG Xian-ze  作者单位:河北工程大学,图书馆中华南分馆,河北,邯郸,056021 刊 名: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英文刊名:INNER MONGOLIA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CONOMY 年,卷(期): “”(14) 分类号:G250 关键词:传统图书馆   现代化图书馆   读者服务  

篇10:从传统法式到现代形式生成规则论文

从传统法式到现代形式生成规则论文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仙都景区西入口群体建筑的设计理念。提出要从建筑形式生成方式的角度继承传统,把传统建筑法式的逻辑吸收到现代形式生成的规则之中。设计通过对单体和群落两个层面的形式生成规则探索具体地落实了这一理念。

关键词:山地民居;传统建筑法式;现代形式生成规则

1 引言

中国传统艺术是很讲究规矩的。清代蒋和在《学画杂论・用稿》中有云:“学习需从规矩入,神化亦从规矩出。离规矩则无理无法矣。”“有法、无法”的辩证关系更是传统艺术理论关注的热点。其实传统建筑艺术也不例外,在此“规矩”可理解为以“法式”为代表的传统建筑生成方法。本文结合仙都风景区西人口设计,提出“从建筑形式生成方法角度继承传统”的理念。

仙都景区,位于浙江中部缙云县,区内九曲练溪,十里画廊,山清水秀,云霞辉映,素有“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桂林之秀”的美誉。西入口建设项目位于区内五壶公路以北的山坳之中,是景区主要的接待服务中心。功能各不相同的单体怎样结合复杂场地环境生成有机的建筑群落,并实现对“传统民居风貌”、“山地建筑特色”、“地域景观特质”、“现代功能特征”等四个主题的表达是本设计面临的主要挑战。

2 单体生成

中国传统建筑单体生成植根于法式。法式自春秋萌芽,至北宋刊行《营造法式》已完全定型,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又有了进一步的简化。研究证明“民间营造法式”也曾广泛存在。法式传统下实现的标准化是传统建筑长期保持普遍较高营造水准的主要原因。由于建造技术条件的进步、建筑物功能的日益复杂和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今天我们已经不可能在现代建筑中运用传统法式,但学习古人运用法式生成建筑的方法,对于克服设计的随意性,提高设计水准或许大有裨益。基于以上认识,本项目尝试提出“现代形式生成规则”的概念。应该指出的是,在此对所谓“现代形式生成规则”的探索中还远未达到体系的完善程度,但已经可以对本项目的设计起到一种辅助控制作用。

具体思路是:首先根据项目的特点和要求制定规则,生成基本原型;基本原型根据功能需求生成单体;单体可进一步按照传统生成方式组合为较为复杂的单体和建筑群落,从而实现广泛的适应性。以下是本项目单体形式生成规则的摘要介绍: 2.1 屋面――曲线丰富的屋面是传统建筑艺术表现力的关键之所在,所谓“如鸟斯革,如(羽/军)斯飞”,正是其生动写照。而这些曲线的生成都源于精巧的木构技术,若用现代材料去原版复制其表面形式,显然就远离了设计的真实性原则。找到新的方法,使最终的设计成果既有传统神韵又符合现代材料的构造逻辑,是在此制定“现代形式生成规则”的目标之一。

仙都景区有其独特的风貌。黄帝文化遗存,鼎湖峰的“仙气”、九曲练溪的“灵性”交相辉映,构建了美丽如画的仙人之都。与之对应,景区的建筑亦应着力体现仙都的地域景观特质――缥缈而灵动。场地紧挨的陡峭山体也需要有一定高峻感的形式与之呼应,这些都是屋面生成规则制定中要考虑的问题。

经过反复探索,多方比较,项目中为双坡屋面制定了以下生成规则。

1)设屋面进深的1/2为L,屋面正面面宽的1/2为S,屋脊中间与屋脊两端高差为H,规定当S≥7/6L时,H=L/6;当S<7/6L时,H=S/7(此规定适应了不同面宽屋面)。

2)在H*6H的矩形内划分6*6网格,作如图连线,则可生成一条渐变折线。根据设计面宽在折线下端连接水平直线,就生成屋脊控制线。

3)规定屋面两端坡度A为2/3,屋面中间坡度为B为(2L-3H)/3L。

4)由脊线控制线向水平的檐口线作垂线,并依次连接各条垂线首尾就形成了完整的折板屋面。由于折板折角都很小,在屋面的完成面上可以认为是顺滑曲面。

2.2 模数制――利用模数制控制建筑生成也是中国建筑重要传统。研究表明传统建筑在构件用材甚至平立面尺寸上都有或曾有过模数制规则。考虑更好的通用性,本设计中以350mm作为基本模数。例如:350*2=700,可以作为有传统风格窗扇的合适宽度;350*3=1050,是单扇门的合适宽度;350*4=1400,是双扇门的合适宽度;350*6=2100,是门的常用高度;350*8=2800,是居住建筑的常见层高;350*11=3850,是办公用房的常用层高;350*12=4200,是常用的房间开间尺寸:350*24=8400,是建筑设计中常用柱网尺寸……

2.3 山墙――山墙两侧角部后退屋面挑空,其形式接近悬山做法,而中间部分屋面出挑极少,更接近硬山做法,这种新颖的形式既有悬山轻盈飘逸的美感,又具备硬山便于横向展开的优点。

2.4 两个基本原型――挑层与不挑层,这是江南地区民居沿街立面处理的两种常用做法,在本“规则”中,被改造为建筑立面的两种基本原形。正如现代数码科技中的`O∽1组合可以表达无穷的信息一样,两种基本原形的不同组合可以满足建筑正立面的丰富性要求。

2.5 材料――就地取材,选择有当地特色的传统建筑材料山条石作为墙面的主要饰面材料。这种石材造价低廉又与周围山体浑然一体,错落拼接,古朴自然。

本项目的设计过程及结果表明,以上“规则”在保证建筑群体的风格统一,建筑形式的新颖美观,建筑构造的经济合理等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

3 群落生成

“形式服从功能”的名言恰当地反映了现代建筑形式的生成原则,而中国传统建筑则更强调“形式服从构造”。从根本上讲,传统木构体系决定其形式生成方式和生成能力。木构单体受“当心间”的控制在横向上不能任意扩展,故此小规模建筑常以主体中某一开间与另一垂直的辅助性单体横向相交来解决内部空间生成问题,面对更大规模平面生成则多以院落展开。中国传统建筑广泛的适应性和独特的美学特征正是以此为基础。通常庭院与群落的布局都沿纵横轴线展开,而传统山地民居中建筑群的组合更强调融入自然、顺从自然的风格,单体民居结合地势、溪流组织空间,使建筑融入自然更不乏其例。基地所在的缙云县内就有一些比较典型的原生态山地村落,坐落在山坡空地上,三五开间加上附房,沿山势自由布局,屋顶高低起伏,披檐上下穿插,形态十分生动。这些传统群落生成特点也是造就中国与欧洲传统群落空间形态截然不同的重要原因。传统群落布局方式所依据的构造条件在大多数项目中已不复存在,但由其生成方式决定或影响的,具有传统精神的空间模式、成熟的形体交接方法、适宜的尺度控制等等,依然具有现实的积极意义。

本项目建筑群落依照传统方式生成。基地所在山坳呈“口袋型”向公路开敞,内部较隐蔽,由外向内依次布置入口区、停车区和宾馆区。游客经公路由西南方山崖缺口进入,拾级而上,便是集散广场,粗犷的块石嵌草地面,与山野村居风格的游人中心共同展示着地域风情。从集散广场沿山谷方向延伸出一条百余米的步行商街,联系着入口广场和停车区。商街依山而建,潺潺溪水相伴而行,迂回曲折,情趣盎然;高塔耸立,成为视觉焦点。一条蜿蜒伸展的长廊为商街与停车区之间往来人群提供遮阳避雨。继续前行,到达宾馆区,其建筑结合自然山形分散布局,高度一至三层,围绕一鉴湖水展开,湖由山洼地筑坝蓄溪水而成,其存在不但丰富了山水主题、提升了景观品质,也节约了建设土方量。客房楼顺地势,以退台形式布置在基地内视线最为开阔的缓坡上,面向湖面的客房带有大型景观阳台,特色十分鲜明:娱乐楼则跨入湖中与水面倒映,体现着山水情趣;餐饮楼作为湖面的底景,形体强调了横向划过水面的舒展感觉。所有这些复杂的单体及建筑群落都由简单单体按垂直相交、横向串联、院落组合等传统方式结合地形地貌自由展开,形成有机建筑群落,并很好地实现了形态的整体性和对复杂功能的适应性。

4 结语

谈到这个设计时人们往往关注其传统风貌的表达,但或许更深的意义在于隐含在“风貌”下的,对“形式生成方式”的继承,甚至可以说,即使其最终形式以现代的面貌出现,其精神都植根于传统。对于民族建筑传统的继承,除了从精神文化属性的角度来认识它的环境观、空间观、人文精神,还应该从设计方法的层面进行有益的探讨。本项目的设计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只有与传统进行更全面更深入的对话,才能实现对传统进行更好地继承。

篇11:从功利主义到现代社会交换理论

从功利主义到现代社会交换理论

兴起于上世纪50年代末期的社会交换理论,在经历了70年代走下坡路之后,重新得到了复兴,如今在许多领域受到重视并得到应用.该文以交换论的源头--功利主义为突破口,论述了社会交换理论的"产生背景和发展过程,并且对现代社会交换理论的代表人物乔治・卡斯伯・霍曼斯和彼得・迈克尔尔・布劳的思想作了介绍和评论.最后对现代社会交换理论的未来发展作了预测.

作 者:戴丹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江苏,南京,210046 刊 名:兰州学刊 英文刊名:LANZHOU ACADEMIC JOURNAL 年,卷(期): “”(2) 分类号:C912 关键词:功利主义   社会交换理论   乔治・卡斯伯・霍曼斯   彼得・迈克逛尔・布劳   预测  

篇12:从烽火台到互联网教学设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为过去劳动人民用智慧创造出多种多样的通信方式而骄傲、自豪。

2.理解人们的智慧、科技的发展,促进了通信方式的发展。

知识与技能:

了解过去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感知通信发展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搜集、分析数据,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过去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感知通信发展的历程。

2.体会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促进了通信方式的不断创新。

教学难点:

为人类用智慧创造出多种多样的通信方式而骄傲、自豪。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9月25日神州七号载着中国人千年的飞天梦想启航了,当宇航员在太空中漫步,当五星红旗在太空中挥舞,每一个中国人都为之骄傲、自豪。听,这是来自哪里的声音?

师:这是哪两个地方的通话?

师:神舟七号顺利实现了天地通话,再一次证实了我国通信技术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通信连万家》知道了,各种各样的通信方式,带领我们走上了信息高速路,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国内外最新的时事。那么,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人们是用什么方式来传递信息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穿越时空,去了解过去人们的通信方式。(读课题)

二、了解古代人们的通信方式,感知古代通信方式的多样与特点

(一)创设情景,引出古代通信方式

1.我们沿着时空隧道,来到了古代。此时我们正与其他将士们一同站在长城上,远远望见敌军的队伍气势汹汹地向我们直奔而来,他们不停地嚎叫着、挑衅着,看样子是向我们宣战来了。“将士们,我们要迎战吗?”生答“要!”。

“传令下去,准备应战!并速将消息传到王宫!”

2.将士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把这个信息传递出去呢?(将士们,可真会动脑筋呀,想出这么多的方法来传递信息)

3.我们来看看将军用了什么方法?

4.谁知道这是什么通信方式?

5.书上有一段文字介绍了这种通信方式,请大家把书翻到78页,仔细观察第一幅图,并大声、自由地朗读旁边的文字。边读边想:这种通信方式有什么特点呢?(点击课件)

(1)烽火台传信是利用什么传信的?(追问)

(2)这种通信方式有什么好处呢?

小结:是啊!古人们在传递军情的时候,借助烽火、狼烟和鼓声快速将信息传递出去。

(二)你演我猜

1.除了烽火台传信,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曾经看过的电视剧、电影或课前查阅的资料,你还知道有哪些古代通信方式呢?让我们来做一个“你演我猜”的游戏吧!

2.师:请一个同学来为我们介绍游戏规则,大家认真听。(请生读游戏规则)

3.老师给大家一些小提示:在表演中可以利用我们课堂上现有的学习用具,结合自己的肢体语言,夸张地表演出来,让别人一下子就能猜出来!记住,不能发声哟!给大家5分钟的准备时间,可以站起来表演,开始准备。

4.生准备,师指导。

5.分组展示。

a.驿站传信。(猜对,请生板书)

(1)你们表演的驿站传书,好多电视剧里都有这样的镜头。其实咱们重庆的白市驿就是古时候的驿站。

(2)驿站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3)驿站是古代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那为什么要设立驿站呢?

小结:聪明的古代人想出了依靠马匹等畜力,来传递信息;通过设立驿站又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

b.飞鸽传书。

(1)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飞鸽传书?

(2)师小结:对!古人们就是利用这些聪明的动物,为人类传书送信。

c.马拉松信使。

大家知道马拉松长跑比赛吧,这个项目背后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呢,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咱们班的故事大王是谁呢?故事大王请你来为我们介绍这个故事)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

这是一种最原始的通信方式,只能靠人力来传递信息,这么遥远的距离要把信息传递出去,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呀!所以为了纪念这位英雄,纪念这种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精神,至今,在奥运会上仍设有马拉松比赛。

d.漂流瓶。

(1)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漂流瓶传信”

(2)人们一般会在什么地方使用漂流瓶传递信息呢?

(3)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就用了“漂流瓶传信”的方法,古代人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借助大自然的力量,让漂流瓶也能帮我们传信。

e.风筝传信

(1)有谁知道,风筝最早用于干什么吗?

对!风筝就是运用了风的力量来传递信息。它最早用于传递军情或军事侦察。到了唐代以后,才逐渐成为一种娱乐的玩具,也就是我们今天放的风筝。

小结:看!这些就是古代劳动人们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依靠大自然的力量,或者利用动物和声音来传递信息。(点课件) 像这样的通信方式还有很多很多(板书:……)

6.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么多过去人们的通信方式,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小结:是啊!这些都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三、读诗入境,感悟古代通信的不便

1.可是,在科技并不发达的古代,无论是飞鸽传书,还是驿站传信都不够快捷,而且中途可能因出现某些差错,而不能将信息及时传到,这些内容从古代一些诗词中就能窥一斑而见全豹。书上就有一首陆游所做的词《渔家傲》,咱们一起来读。

2.谁来说说这首词的意思?

3.不会吧,一年呢?那会是什么结果呢?

4.从这首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5.再读词

师:古代的人们要想及时得到消息,还真不容易呀!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词,一同去感受陆游对亲人的思念和古代传递信息的不容易。

四、从通讯的发展,看社会的进步

师:古代的人们是多么渴望通信方式的不断改进,通信速度的不断提高,书上79页表格的内容,就为我们展示了这一过程。

1.这是“将一个信息从伦敦送至纽约……”的表格,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两个城市分别位于哪个国家?(伦敦在英国,纽约在美国,)

它们中间隔着一个浩瀚的大西洋,相距6000多千米。

2.信息传递的距离这么遥远,那得需要多长时间呀!谁来说说表格的第一横排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1750年用帆船将一个信息从伦敦送至纽约需要6-9个星期)

3.仔细看这个图表,从“信息传送的时期”、“传送方式”、“从发送到接收的时间间隔”三个竖栏,你分别有什么发现?四人小组讨论

A.第一栏:越来越近。(点击课件)

B.从二栏:越来越先进。(点击课件)

从哪里可以看出传送方法越来越先进了?(追问)举例说说!

(1)电报和快速帆船相比优势在哪里?(一个需要人亲自漂洋过海去送信,一个只需要人动几根手指头就可以传递信息)

(2)小结:是啊!经过人们一代代的努力,不断用他们的智慧去改进通信方式,所以通信方式越来越先进了。

C.从最后一栏:越来越短(点击课件)

4.在20世纪90年代,用计算机传递信息,最后一栏中写到“传递时间即刻,还具有潜力。”那谁能谈谈今天,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怎样利用计算机来传递信息的吗?(视频聊天、发送电子邮件、QQ聊天……)

小结:我们今天使用的计算机比起90年代先进多了,相信通过人类的努力,在不久的将来通信方式会有更新的突破。

5.现在,请大家再把这三栏联系起来看,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师小结:随着年代越来越近,通信工具也越来越先进,所需要传递信息的时间越来越少,人们的交流越来越方便。人们的聪明才智和努力促进了我们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板书: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

四、总结

今天,我们穿越了时光隧道,了解了过去人们的通信方式,一同感受了通信方式的演变与发展,体会到了科技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人类不断地用他们的智慧去改进通信方式,下节课我们将接着学习飞速发展的现代通信网络,一起畅想未来更快捷、方便的通信世界!

五、板书设计

从烽火台到互联网──过去人们的通信方式

烽火台传信

飞鸽传书 科技的进步

漂流瓶传信 智慧的结晶────

马拉松信使 社会的发展

驿站传信

篇13:从烽火台到互联网教学设计

《从烽火台到互联网》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通信与生活”中的第二课。本课为第一课时,我执教的是第一个话题“过去人们的通信方式”。这堂课的设计,主要突出两个特点“实”与“活”。

一、把握课标,让课堂落到实处

(一)目标落实

本单元将课程标准中通信与传媒两个要点的教育内容融合在一起。一二课内容主要是侧重于通信,三四两课内容侧重于大众传媒。有关通信的课标内容似乎通过第一课《通信连万家》就能完成,那么,我们这一课的价值在哪儿呢?我认为本课主要从历史发展观的角度让学生体会通信与生活的关系。因此,结合单元目标,我设定了以下课程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为过去劳动人民用智慧创造出多种多样的通信方式而骄傲、自豪。

2.体会人们的智慧、科技的发展,促进了通信方式的发展。

知识与技能:

了解过去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感知通信发展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搜集、分析数据,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感知通信发展的历程,体会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促进了通信方式的不断更新。

教学难点:为人类用智慧创造出多种多样的通信方式而骄傲、自豪。

我以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作为关键目标,每个环节都紧扣目标进行。比如,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表格,深入挖掘,引导学生体会通信发展、科技进步和人们生活变化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初步形成历史发展观。从今天的课堂上,学生能够体会到人类的智慧促进了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这基本达到了我的预想。

(二)内容丰实

围绕目标,我不断深挖教材。首先,突出教材的范例性和指导性。我认为教科书是教学中最重要、最直接的资源,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每一幅插图、每一段文字和每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参与活动,积极体验,感知通信方式的演变。其次,注重丰富和拓展教学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在“你演我猜”的教学游戏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大胆想象,身临其境地体会古代人善于观察生活,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利用畜力和大自然的力量,发明了各种各样的通信方式。

(三)课堂朴实

本课教学以教材为蓝本,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丰富的活动为载体,以一种朴实而易操作的方式来教学。我以通信的发展历程为主线展开教学,从最发达的天地通话引出古代的通信方式,通过表格的展现逐步去感受因为科技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在不断地用自己的智慧改进着通信方式。

整堂课中没有教师花哨的表演,而是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大胆想象,尽情表演,深刻体验,理性思考。以学生活动为主体,动静结合,较好地达成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设计具有可操作性,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二、把握教学策略,让课堂“活”起来

(一)活用教材

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教室里的学生生活是课程资源的源头水,我通过寻找和捕捉与教科书相关的学生实际生活中的活资源,赋予教学以现实的针对性和生命力。结合书上的范例,我利用学生课前的搜集、游戏的辅助、古诗的体会、表格的观察来扩充知识。

同时,我还适当调整了教学顺序,以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我把“马拉松信使”放到了“表演猜”这个环节上,一是让学生集中感知多种多样的通信方式,二是便于学生通过对比体会古代人们为了传递信息,所表现出的坚持不懈的精神。

(二) 活用教学形式

四年级的学生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对过去人们的通信方式有一定的了解,但不够全面。他们对生活中一些社会现象开始关注、分析,但往往没有进行过细致入微、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不能发现现象背后所折射出来的规律。

为此,我采用了丰富多样的活动化教学手段,既有直观的兴趣引导,还有抽象的探究引领,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如:“你演我猜”的游戏把静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生的肢体语言形象的表演出来;通过对表格内容的挖掘,让学生了解我国乃至世界通信的发展,明确通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在课堂上实现了从感性向理性转变。

(三)活跃学生思维

我通过游戏、朗读、情景创设等方式让学生全员参与其中,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也使得学生思维参与逐渐深入,初步建构了科学的历史发展观。如:在古战场的情境中、在表演猜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积极参与,并在积极思考各种通信方式的特点;在古诗词的体验中,学生大胆想象,体会古人通信的不易和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设计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教案教学设计

★ 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探索现代多媒体教学模式

★ 从文化到文化生产力

★ 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优秀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两个课时)

★ 传统与现代中考作文

★ 《春到梅花山》教学设计

★ 从情报研究到现代咨询:理念的碰撞与整合

★ 从种到界教学设计

标签:

推荐文章